服务热线: 0755-85268876
新闻资讯
NEWS
 
新闻 News
News 新闻详情

专家谈fpdi论坛:可穿戴及其之后的技术

日期: 2015-05-13
浏览次数: 194

【日经bp社报道】在10月23~25日于太平洋横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显示器展会“fpd international 2013”并设的论坛上,众多技术人员前去听讲并为本站发来了报告。本篇介绍一下ict营销研究所的越后博幸在题为“hmd、普及的条件”分会上听到的内容。越后博幸从液晶显示器产业创建之初就以技术人员的身份奋战在该领域,现在从事咨询业。


作为“后智能手机”,“可穿戴终端”如今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对于这种新事物,神户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塚本昌彦以头戴式显示器(hmd)为中心,发表了演讲。塚本从十几年前就坚信“可穿戴终端的时代终将到来”,一直坚持佩戴hmd实物,那种强烈的愿望深深感染了笔者和其他听众。


其实,笔者也曾经预测在智能手机之后,必将迎来可穿戴终端的时代,而且对此充满了期待。笔者认为,商品的类型将不仅仅局限于hmd(眼镜型),包括手表型、服装内嵌型在内,在人体上安装终端的使用方式今后一定会广泛普及。笔者觉得这种用法极其自然。也就是说,在笔者看来,“手机→智能手机→可穿戴”,这种终端为实现人机交互式终端的出现是必然的趋势。


塚本的演讲从hmd的历史,讲到各公司发布的产品,以及商品化的重点、课题、产品分类、要求事项、应用产品,最后谈到了普及的条件。在塚本看来,讨论普及条件有三个重点:(1)“google glass”会成功还是失败?(2)必须出现强有力的竞争产品,(3)得到市场接受面临许多困难(性能参数、设计、安全性、内容等)。内容非常令人信服。


如今,世界各地的it企业接连发布hmd产品,今后的动向非常引人注目。笔者也对即将出现的产品充满了期待。


可穿戴终端的课题


可穿戴终端的课题


在这里,笔者想分眼镜型和手表型两个方面,在下面介绍可穿戴终端今后的课题。


眼镜型首先应当彻底实现紧凑化,产品设计要令佩戴者感觉不到异样。对于戴眼镜的人,应该让日常佩戴的眼镜实现可穿戴化,而不是追加装置。而且,眼镜本身应当包含全部的功能,而不是目前“智能手机+可穿戴终端”的搭配。最后,笔者希望尽快从视觉的观点出发,建立起人体工学主题的国际标准。而且,最好由日本带头。重点是应当从iso和iec两个方面入手,并且充分关注欧洲企业的动态。


另一方面,手表型也应当把所有功能集中到手表中。首要重点估计是屏幕尺寸。现在发表的产品屏幕尺寸过小。要想增加用户,就应该加大屏幕的尺寸(尺寸可变型最为理想)。在笔者个人看来,有望成为候选的包括折叠式显示器、卷轴型显示器、超小型投影仪内置型等。屏幕尺寸至少要达到对角线7英寸以上。


总而言之,笔者衷心希望可穿戴终端克服塚本指出的种种课题,尽快达到商用化的水平。并且对日本企业引领世界市场寄予了厚望。


可穿戴之后会是什么


笔者也在思考“可穿戴之后是什么”。得到的答案是“没有终端的生活方式”。终端碍手碍脚。如果不借助终端也能与世界各地的人们对话并且收发信息,那就没有问题。只要身边存在能够收发信息的环境即可。也就是构筑“环境信息社会”。这就意味着,只要身边到处都是可以收发信息的环境,就可以通过环境收发信息。


因此,笔者希望建立起经由人类的五感,“隐藏在”自己周围,“看不见摸不着”、“能够用五感收发”的环境(基础设施)。只要创造出这样的环境,就可以不再需要终端,随时、随地,与任何人进行跨越地球的交谈和信息收发。


这需要同时准备好硬件、软件、基础设施“三件套”。单凭1家公司很难实现。这恐怕需要企业打破隔阂,建立跨企业的“项目”,与国内拥有出色技术的企业群组队推进。如果日本能够制造出从业务的上游到下游一条龙贯穿的综合系统(total solution),打入世界市场,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特约撰稿人:越后 博幸)



Copyright ©2005 - 2013 深圳市极而峰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西乡镇西成吉美禾大厦13楼
公司电话:0755-85268876   传真:0755-85269590
传真:+86 0755-2788 8009
邮编:330520